close

資料來源http://www.tfrin.gov.tw/friweb/frienews/enews0066/t1.html 水試所電子報第66期

日本鰻(Anguilla japonica)(俗稱白鰻)是臺灣最主要的養殖經濟魚種,其幼鰻之鰻線期呈現透明無黑斑的型態;另外有一群鰻線,在玻璃體時期雖與日本鰻鰻線看似雷同,但尾部堆積了明顯的黑色素,因此這類的鰻線,被稱之為「黑鰻」。二十多年前的研究資料顯示,除日本白鰻外,臺灣海域的黑鰻包括有鱸鰻(A. marmorata),短鰭鰻(A. bicolor pacifica)與西里伯斯鰻(A. celebesensis)等三種,其中後兩者的數量相當稀少。然而,隨著鱸鰻於民國98年從保育物種名單內除名,逐漸興起了鱸鰻養殖風潮。淡水中心遂於同年開始蒐集黑鰻鰻線進行採樣分析,透過粒線體16S rDNA之序列特徵來判別品種,獲致了最新的鰻苗分布狀況。

  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,分別自宜蘭、苗栗及彰化等地採集了7次共405尾的黑鰻鰻線,經過DNA萃取及序列的比對,測定出鱸鰻371尾(佔91.7%)、短鰭鰻30尾(7.4%)、呂宋鰻(A. luzonensis) 3尾(0.7%)與西里伯斯鰻1尾(0.2%)。

  就統計結果而言,鱸鰻仍是捕獲比例最高的品種,短鰭鰻的數量也不少,但大部分的短鰭鰻的來源集中在2次的採樣,顯然短鰭鰻鰻線只出現在特定的幾個時間點。又呂宋鰻為西元2009年日本學者新發表的品種,淡水中心在同一年同步測定到此品種,即使數量少,卻顯示臺灣北部與中部皆有呂宋鰻分布。另,在本次黑鰻鰻線的測定中,筆者等發現採自宜蘭海域的一尾鰻線的16S rDNA序列明顯地與其他樣本不同,經與NCBI的資料庫進行比對分析,發現該尾鰻線為罕見的西里伯斯鰻。

  由上述結果可知,臺灣海域周邊應有5個鰻屬(Anguilla)品種,除過去報導的日本鰻、鱸鰻、短鰭鰻及西里伯斯鰻等4種外,另新增呂宋鰻一種。然而,最近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卻將臺灣海域的鰻魚種類更正為日本鰻、鱸鰻、短鰭鰻與呂宋鰻等4種。推測獨缺西里伯斯鰻的原因,可能係因呂宋鰻與西里伯斯鰻外型相近,而誤將呂宋鰻判定為西里伯斯鰻;當呂宋鰻被正式發表後,修正了鑑種結果,並將西里伯斯鰻除名。然而根據本中心的DNA鑑定結果,可以確定臺灣海域的確有5種鰻魚分佈,不是過去報導的4種,而且呂宋鰻與西里伯斯鰻是同時存在,而非只有其中一種。

arrow
arrow

    鰻苗達人Dav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